探秘“植物工厂”:空中种草莓,蔬菜不吃土
2025-01-19 03:38:44

探秘“植物工厂”:空中种草莓,植物工厂蔬菜不吃土 | 新质向上 农业焕新⑥_南方+_南方plus

栽培槽被巧妙地悬挂于高处,空中草莓在“空中”悠然生长;一片片绿油油的种草生菜不再依赖“土”的滋养,它们汲取的莓蔬是精心配制的营养液;而紫菘更是以“喝雾水”的方式茁壮成长,产量实现了显著提升……一幅幅现代农业的菜不吃土新场景在花都上演。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植物工厂当前,探秘广州市花都区正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空中引入先进的种草水培、基质栽培以及气雾栽培等无土栽培技术,莓蔬并结合智能温室大棚的菜不吃土应用,重塑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植物工厂拓宽农业生产的探秘可能性边界。在新技术、空中新效能、新空间的共同作用下,花都农业发展被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

新技术

应用无土栽培,打造“植物工厂”

位于花都区赤坭镇蓝田村的广州绿沃川基地空中草莓园,空中栽培槽内的草莓幼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长势极为喜人。这种立体无土栽培模式,不仅构成了园区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彰显了其背后科技的强大支撑。

栽培槽被巧妙地悬挂于高处,草莓在“空中”悠然生长。

栽培槽被巧妙地悬挂于高处,草莓在“空中”悠然生长。

无土栽培,顾名思义,是指不依赖于土壤,而是通过科学手段人工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正如栽培槽内的这些草莓幼苗,它不再从土壤中汲取养分,而是依赖于经过精心配比、以椰糠为基础的有机生长基质。椰糠作为一种优质的天然介质,相较于土壤,它能更加有效预防土害与虫害,为草莓苗的生长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草莓栽培槽上的滴灌管铺在椰糠基质上,实现精准施肥。

草莓栽培槽上的滴灌管铺在椰糠基质上,实现精准施肥。

栽培槽内,提前调配好的水肥营养液通过细长的滴灌带,精准滴灌到椰糠基质内,让草莓根系得到充分吸收。“缺什么补什么!”广州绿沃川基地相关负责人刘欢欢介绍道,水肥营养液的施用量和次数可以根据草莓的生长阶段,通过电脑端进行科学监测,多余的水分和营养液经过营养液循环系统过滤杀菌处理后循环使用,既节省资源又减少污染排放。此外,温室大棚卷帘、遮阳网能自动开闭,调节光照,保证草莓在最佳的环境条件下茁壮生长。

从育苗、催芽、移栽到采收,智能蔬菜工厂全程采用机械自动化流水线作业,繁忙而有序。

从育苗、催芽、移栽到采收,智能蔬菜工厂全程采用机械自动化流水线作业,繁忙而有序。

在广州绿沃川基地,还坐落着一座智能蔬菜工厂。从育苗、催芽、移栽到采收,这里全程采用机械自动化流水线作业,繁忙而有序。在这座现代化的蔬菜工厂中,生菜苗不再使用传统土壤进行培育,而是依赖于由泥炭等材料精心配制的基质土。

生菜苗在潮汐苗床进行自动浇灌,定时、定量吸收养分。最终,这些生菜苗会被移植到水培营养液池中,采用水肥一体化的管理方式,确保生菜能够均衡生长。整个生长过程全程可追溯,为消费者提供了质量安全保障。“平时加强病虫害防控,摘下来的生菜只需用水简单冲洗即可食用。”刘欢欢介绍道。

位于花东镇联安村的广州恒泰农业基地,则引入了另一种新型无土栽培方式——气雾栽培技术,为设施农业的革新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步入温室大棚,传统的土基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泡沫板育床。每一棵蔬菜苗都被精心安置在育床的小孔中,而它们的根系则深深扎入下方可循环使用的营养液中,汲取着生长所需的养分。

每一颗蔬菜苗都被精心安置在育床的小孔中,而它们的根系则深深扎入下方可循环使用的营养液中,汲取着生长所需的养分。

每一颗蔬菜苗都被精心安置在育床的小孔中,而它们的根系则深深扎入下方可循环使用的营养液中,汲取着生长所需的养分。

“气雾栽培是营养液经特殊设备处理后形成雾状,间歇性喷到植物根系上,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广州恒泰农业基地相关负责人刘泽丰介绍道,通过气雾栽培系统,能够解决根系氧气的供应问题,避免由于根系缺氧而生长不良的现象。特别是在夏季,该系统可以有效降低作物的根域温度,从而有效避免烂根情况的发生。

此外,每条蔬菜种植槽均装备了两个集成传感器,分别负责探测蔬菜叶面、根系的温湿。据刘泽丰介绍,整个大棚的气雾栽培系统已累积储存了大约30万条关于不同蔬菜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与棚内湿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相结合,为作物提供了精准的施肥指导,确保了作物的营养均衡与健康生长。

新效能

实现四季生产,复种率和亩产量双提升

随着设施农业的深入发展,机械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应运而生,极大地促进了复种率的提高和亩产量的显著增长。

在广州绿沃川基地智能蔬菜工厂,自动点播机可以实现1小时点播10万粒种子,自动移苗机1小时可以移栽7000株……数字化操作可做到每天连续播种、移栽、采收,比传统模式提高了约4倍复种率,年亩产达20吨。同等条件下比传统方法节约了约40%的土地资源、80%的水资源,并且人力成本节省了高达90%。

在广州绿沃川基地智能蔬菜工厂,数字化操作可做到每天连续播种、移栽、采收,比传统模式提高了约4倍复种率。

在广州绿沃川基地智能蔬菜工厂,数字化操作可做到每天连续播种、移栽、采收,比传统模式提高了约4倍复种率。

“植物工厂”这一创新模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使得作物的生长周期得以有效缩减,并成功实现了四季不间断的循环复种,从而大幅度提升了产量。越来越多果蔬种植插上“科技的翅膀”,按下“加速键”,结出增收“致富果”。

站在空中草莓园,望着一株株生长健壮的草莓苗,刘欢欢感慨道:“吊挂式立体无土栽培技术模式提升了植株光合作用率,并利用垂直空间增加了种植密度,将草莓亩产量提升了2至3倍,按照每株草莓挂果量在0.4公斤左右计算,15亩地预计年产量在4万公斤。

广州恒泰农业基地温室大棚内,一排排紫菘也进入快速生长期。“无土栽培摆脱对土壤的依赖,在广东地区使用气雾栽培技术种植日本紫菘,产量提升了8至10倍。比如去年种植的7.8亩紫菘,产量达到50万斤,十分可观。”刘泽丰估算道,一条种植槽有48块板,每块板种植50棵,每条槽的年亩产量达到8万斤,大约30天即可上市。

新空间

融合观光旅游,拓展设施农业多功能性

设施农业代表着集约化生产与精细化管理的典范,是农业领域迈向“工厂化”经营的重要步伐。随着一批批“植物工厂”的涌现,不仅有效节约了宝贵的耕地资源,还能巧妙融合观光旅游,进一步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

“哇,原来草莓竟然能种在‘空中’!”“真没想到,蔬菜竟然不用土也能长!”“这蔬菜工厂里真是满满的黑科技啊!”……每逢节假日,广州绿沃川基地总是迎来一群群参加观光研学活动的孩子们,他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新奇与赞叹。

刘欢欢表示,空中草莓园可以根据需要高度,数控自动升降栽培槽,将土地利用率提高约40%。栽培槽下方的空间,可以利用组织各种采摘及研学活动,发展农业观光旅游。

“植物工厂”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可以融合观光旅游,进一步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

“植物工厂”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可以融合观光旅游,进一步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

空中草莓园、智能蔬菜工厂、气雾栽培温室大棚是花都发展设施农业的缩影,充分展示了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近年来,花都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建设“高科技温室大棚+物联网+大数据”绿色生态农业体系,规模化发展特色产业种植,构建“农业+文创+旅游”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乘数效应”,打造绿沃川基地等一批特色鲜明的生态园区。

受访者供图


统筹:谢晓莉

撰文:杨智明

剪辑:林晓婷

设计:莫淑霞 钟淇淇 

图片、视频素材:广州绿沃川、广州恒泰农业提供

来源:南方农村报


(作者: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