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鱼苗”全球走俏,彩虹鲷游上冬奥会餐桌,名扬海内外
2025-01-19 03:23:36

“花都鱼苗”全球走俏,花都鱼苗彩虹鲷游上冬奥会餐桌,全球名扬海内外 | 广东“种” 全国养_南方+_南方plus

中国水产种业“第一展”年度盛会再启动!名扬以第五届水产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届广东(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为契机,海内南方农村报特策划“水产有种”专栏,花都鱼苗推出有种的全球声音、有种的走俏企业、广东种 全国养等系列宣传,彩虹餐桌展示我国水产种业的鲷游最新发展成果,促进更多产业研发、上冬生产、名扬应用之间的交流、交易,敬请垂注。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和花都区交界处,是中国三大门户复合枢纽机场之一,也是广东水产品和水产苗种运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集散地。据统计,每天有数十吨鱼苗从白云机场发往国内外,其中每年以“花都鱼苗”名义发货的占鱼苗货运总量的40%。

2023年,广州市朗盛观赏鱼经白云机场发往出口各类金鱼、热带鱼、锦鲤、观赏虾等观赏鱼苗4300多万尾,远销东南亚,北美、欧洲等地区。广东五龙岗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12个国家达成合作关系,并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建立销售网络。

“花都鱼苗”依托白云机场便利的优势,快速起飞,高效、高质量地运输到全球各地,广东“种”冲出中国,销往全球10多个国家,品牌全球走俏。

引入院士团队

推进“花都鱼苗”种业创新

广州市花都区天然水域广布、淡水资源丰富,是传统渔业大区。2023年,花都全区水产养殖面积约6.9万亩、养殖企业(场)1983家,水产产量8.84万吨、同比增长5.21%,产值15.91亿元、同比增长8.8%,渔业产业发展基础雄厚。基本形成了东部以鱼苗种业和观赏鱼养殖、西部以传统和特色商品鱼养殖加工为主的渔业发展格局。

科技赋能、种业创新。近年来花都一直致力于现代化渔业产业体系的建构,积极打造“花都鱼苗”公共品牌。据了解 ,花都区已共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0家、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4家、省级水产良种场2家。

2020年6月,广州市花都区省级渔业现代农业产业园被批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筹资金建设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现代渔业为主导,以产业园域内近5000亩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为中心,带动全区近7万亩渔业养殖与生产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产业园重点打造“一龙头二品牌三示范”——水产品深加工国家级龙头,“花都脆罗非”和“花都鱼苗”品牌,设施渔业、数字渔业、渔业服务业三方面示范。

花都区探索推广工厂化“淡水鱼咸化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环保养殖、塘中池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循环水陆基养殖等多种生态发展模式,亩产量比传统养殖提高6—7倍,实现高质、高效集约养殖。目前已建成池塘工程化循环水推水槽13套85条;工厂化陆基养殖面积4096平方米,并配备先进智能化的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工厂化育苗和养殖车间约36.88亩,养殖池197个。建设智能化种苗繁育车间7个,养殖池3575m。

2024年,广州市华轩水产公司携手深圳大学特聘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石琼建立花都区首个农业领域院士专家工作站--石琼院士鱼类性别控制育种研发工作站,重点开展鲈鱼全雄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及人才培育,推动“花都鱼苗”品牌的高质量发展。

品牌效应显成效

花都彩虹鲷入选北京冬奥会

为打造花都现代渔业品牌的名片,花都区农业农村局联合企业积极参与品牌创建和推广。

近年来,花都区完成 22个名优品种推广,规模生产的“一村一品”品种达23个,其中获省名优农产品称号4个、市名优农产品称号10个,“福源沙河甲鱼”获得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三品一标一品牌”农产品认证工作效果明显。五龙岗“粤丰牌”鱼苗作为“花都鱼苗”的代表,荣获广东省名牌产品。

花都区以区域公共品牌为引领,制定脆肉罗非鱼团体标准,培育脆肉罗非鱼公共品牌,注册“花都脆鲷”和“花都优”商标,“花都草鱼”“花都黄颡鱼”等4个水产品获评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组织企业参加“羊城鱼鲜”品牌系列推介会、广州渔博会、水产种业博览会等活动,华轩罗氏沼虾、润源彩虹鲷、禄氏鱼腐、大疆银鲈等水产品成功进军杭州、重庆等消费城市,禄氏冻罗非鱼片出口法国等地,“花都彩虹鲷”成功跃上冬奥会餐桌……越来越多的花都水产品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 

据了解,入选冬奥会餐桌的“花都彩虹鲷”是由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省级水产良种场广东五龙岗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鱼苗和技术支持、观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养殖而成的。该彩虹鲷是五龙岗水产公司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共同研发的品种。此品种料肉比低、营养价值高,肉厚刺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适合大部分地区养殖。

花都彩虹鲷

花都彩虹鲷

粤黔东西联动

授人以渔,产业扶贫

为了加快渔业现代化的进程,花都区农管中心于2016年10月确定建立李文卫技术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是由曾获“五一劳动奖章”的李文卫牵头创办,成员由区农管中心具有丰富渔业管理、经营经验的2名人员和17名年轻技术干部组成。创新工作室依据省、市农业农村部门每年渔业的主推品种和主导技术,根据花都区渔业绿色发展和渔农水产养殖技术水平的实际,因地制宜,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2020年6月,李文卫技术创新工作室为贵州省织金县无偿捐赠50万尾黄颡鱼,覆盖稻田约524亩,惠及约100户村民,其中贫困户27户,与贫困户有利益联结机制的村专业合作社、企业8家。帮助当地实现“鱼稻共生”生态养殖。鱼苗长成后通过工会消费扶贫服务站,又回到广州市民的餐桌上。通过搭建鱼苗产销一站式平台,带动当地农户创收增收。

在“东西联动、产业扶贫”机制的支持下,通过此次“鱼稻共生”生态养殖的开展,引进广州市和花都区有技术和实力的渔业种业公司到织金县建立鱼类种苗繁育基地,为织金县及周边市、县解决稻田生态养殖和大水面进行养殖所需大规格种苗,推动生态稻鱼养殖走标准化生产的道路,创建织金县生态稻鱼养殖品牌,实现生态稻鱼养殖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产业扶贫、扶志、扶智的目的,达到长效促进农户、渔民增收,脱贫致富的目的。 

延伸阅读↘

特约撰稿人:彭日立

来源:南方农村报


(作者:企业文化)